喧嚣了两个多月的洪水终于退去,但关于洪水的话题却远没有结束。在我们尽了最大努力抗击洪峰之后,人们在思考:将来,我们能不能避免这样的灾害、这样的损失?
袁道先,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岩溶地质学家;刘广润,工程地质专家、曾任长江三峡工程重大地质与地震问题研究专家组组长。日前,这两位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时,着重提到长江中下游具有的特殊性地质条件:构造沉降盆地。
长江水从江汉平原到洞庭湖,实际上是从一个不断下沉盆子中穿过。如果仅就沉降的速度计算,现在的洞庭湖应该有8000平方公里,但实际上现在的洞庭湖才有2000多平方公里。沉降容易接受淤积,这是因为要保持上游高、下游低的平衡,水会进行自然的填平,如果水中含沙土很多,就变成了淤积。长江上游的水土流失,加剧了这种淤积。过度的森林砍伐使长江上游的森林覆盖率仅占有10%,每年土壤侵蚀量达22.4亿吨,根据长江上下游水文站监测数据分析,整个洞庭湖地区及荆江河段每年淤积1亿吨左右来自长江上游的泥沙。
长江中游另一个地质特点是河道弯曲。这是河流老年期的特点,从荆州到监利,九曲回肠。上细下粗的地质结构使江岸极易受水流冲刷,冲塌的沙土通过环流形成凸岸堆积,而河道弯曲形成的宽阔滩地,本来是长江的天然行洪区,后来却被修成了许多民垸。
从地质结构看堤坝,潜在问题也很多。袁道先认为,长江中游相当长的堤段有隐伏性岩溶。如江西省境内的长江大堤长160公里,其中有80公里在隐伏性岩溶地区。隐伏性溶岩地质结构的特点就是不稳定,极易产生塌陷,可直接造成长江决口。新中国建立40多年来,在这80公里堤段上,有22公里发生过塌陷。刘广润说,长江中游土质结构具有上为粘性、下为沙性的二元特点。历史上,这里发生过多次江堤决口,有记载的就有几十次,每一次决口,对原来堤底土层原始结构都构成强力破坏,原来堤底沙性土上面的几米至20米厚的粘性土逐渐减少直至冲没,因为坝基失去了粘性土,极易发生管涌。
特殊的地质条件需要特殊的科学规划,这一点,由于人口增长速度对土地的格外需求而被忽略了。
专家介绍,长江历来是洪涝灾害频发地段。现在富饶的江汉平原在古时称云梦泽,曾是历次发洪水时的调节地,由于泥沙的沉积,地势抬高,逐渐形成了现在的模样。后来,地势相对较低的地方开始起蓄洪作用,这就是现在的洞庭湖。洞庭湖在旺盛时期,荆江每年约有一半的洪水总量要入湖调蓄,然后再由城陵矶返回长江,这样就有效地分泄了荆江洪水。新中国建立以后,我国修建了著名的荆江分洪区,1954年发生洪灾时,国家先后3次启用太平口分洪闸分流,合计分流量122.56亿立方米,保证了江汉平原的安全。但人口的急剧增长,使人们把开垦耕地的目光集中到防洪堤内,于是在长江分洪区内的重要蓄洪场所,土地、河道或湖泊被多次切割,人们在其中筑堤垦田,导致许多天然湖泊的整体面积和数量减少,昔日汉江上游借以泄水的20多个泄口都淤满了,大片的旱期干涸、汛期受水、起泄洪作用的低地被挡在河堤的后面,“泽国尽化桑麻”,成了农业、工业产区。
如何治理长江才能达到长治久安?尊重科学规律,因地制宜,强化生态—地质环境建设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中国科学院院士刘昌明说,灾后重建,我们首先就要树立科学治理的思想,要用新的科技手段对洪水进行监测,要用科学的头脑分析洪水灾害的根源,要对江与湖、水与沙的关系进行科学研究,要对土地利用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袁道先院士提出,对长江的上下游要有不同的治理方案。上游要因地制宜,封山植树,退耕还林,让山上戴帽子(植树)、山腰系带子(种梯田)、山下盖被子(农用薄膜),既恢复植被,又充分利用土地。下游则要处理好地质结构的沉降、淤积与人为垦田的关系。
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惠士能教授,地质学家陈昌礼、吴功建说,修整长江大堤要有计划地增加投入,要走综合治理的可持续发展的路子,不能一味地要求加高加固堤坝,应该本着科学的态度,保持适当的蓄洪区,让上游来的泥沙有个沉积的出路。在分洪区内,江堤两侧不能建高产值的大型工商业城市,因为随着城市的完善、人口的增加、工农业产值的不断上升,确保长江大堤不溃的压力就越来越大。过去分洪,一亩地只要1000元就可解决问题,现在5000元也解决不了。
必须避免灾后重复建设,这是科学家与政府官员们的共识。据悉,国土资源部近日已经派人前往灾区调查情况,准备就土地利用规划及土地整改规划拿出新的科学的规划。他们的出发点,也许正如刘广润所说,一方面,我们决不能与河争道,另一方面,也要最大地发挥土地的作用。
地质学家甚至提出了许多具体操作的办法。袁道先提出,可以利用地质雷达等手段对长江流域的地质情况做一次全面勘查,特别是根据由于隐伏岩溶的存在,水库蓄水后水位波动将造成岩溶塌陷的特性开展岩溶隐患整治工作,搞清隐伏岩溶的具体位置,确定在不同条件下隐伏岩溶对地面设施的作用方式,进而制订出一个科学的治理工程方案。刘广润、陈昌礼等也提出要利用地质学原理和地质手段对长江堤坝的地基土层进行全面勘查,并根据其防渗及强度特征,采取相应的堤基处理工程。